2017年8月28日,证监会发审委公开最新的IPO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显示,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德邦物流”)IPO申请被“中止审查”,原因是“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”。
此前德邦物流已经参加抽查抽签或现场检查流程。
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对媒体回应称,中止IPO审查的原因是保荐代表人变更,会在9月底恢复IPO排队。
新三板在线注意到,德邦物流2017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,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(18.190,0.01, 0.06%),保荐代表人已由2015年招股书中的贾晓亮、邓淑芳变更为刘昀、邓淑芳。
事实上,早在2015年6月23日,德邦物流就首次向证监会报送招股说明书申报稿,7月3日被证监会受理。当时正值A股市场大震荡,公司发布招股书的第二天,证监会宣布暂缓IPO发行。德邦物流首次IPO冲刺“暂缓”。
这一“暂缓”,让德邦物流错过了中国物流集体上市潮,到第二次德邦物流公开披露招股书已是2017年3月16日。期间,申通、圆通、韵达先后于2016年在A股借壳上市,中通则改道美国IPO.
分析人士指出,2016年是快递公司上市的最佳机会,“错过了2016年,资本溢价空间变窄。”
新三板在线发现,德邦物流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也暴露出公司盈利能力低、应收账款余额猛增等问题。从证监会的反馈中可以看出,证监会还担忧该公司收购 广东德邦及其子公司的合规性,以及股东构成与股权交易的合理性等问题。
第一道合规坎:股权错综复杂,合规性存疑
德邦物流成立于2009年8月,是其实际控制人崔维星与广东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德邦控股”)共同出资发起设立,注册地在上海青浦。
德邦物流网站披露,现任董事长兼总裁崔维星正式涉足货运领域是在1996年,就职于广东创办德邦的前身--“崔氏货运公司”。后在2004年10月设立广东德邦物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广东德邦”).
广东德邦设立之初注册资本1000万元,崔维星出资900万元,崔维刚出资100万元。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期间,崔开始频繁变更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。2009年7月9日,广东德邦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定格在6000万元,崔维星实缴5900万元,占股份比例98.33%。同年6月,崔维星与170名股东出资设立德邦控股,同年8月德邦控股与崔维星个人设立德邦物流。
此后,德邦物流开始分批次收购广东德邦36家子公司和其他物流相关资产,前后共涉及资金1.44亿元。2011年6月22日,广东德邦注销工商登记信息。
收购广东德邦的同时,德邦物流自身也在积极进行增资重组,于2009年至2012年累计进行7次增资,并于2010年至2015年期间累计进行7次股权转让,最终德邦物流注册资本达8.6亿元。